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电影 > 沙白的选择很难,从容赴死之前,需要的是充裕的钱和亲人的理解 正文

沙白的选择很难,从容赴死之前,需要的是充裕的钱和亲人的理解

2025-04-04 18:31:48 来源:一站新闻网 作者:随风 点击:6654次

沙白今年43岁,因为患有红斑狼疮,不愿意接受激素治疗,选择在瑞士“安乐死”,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赞美她的人,称她对生命的理解通透,如果生命没有价值,那么主动结束是一个应该自己能接受的选项。不赞成的人,觉得年近80的父亲,亲自送自己的女儿离开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,接受女儿的选择,老人能不能承受,也是一个问题。我们传统的教育是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。”所以面对这样的选择的时候,总会觉得不太对劲,我们只来一次,不应该这么轻易放弃。其实在讨论有没有权利“安乐死”之前,应该问问自己,你知道怎么去瑞士吗?前两年有一个粗略的统计显示,全国至少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。在2024年年初移民局数据显示,我们国家持有护照的人数是1.7亿人。也就是说,仅仅是有护照,你就在前十分之一的人群当中了。所以很多事情看起来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。红斑狼疮控制病情需要激素,沙白不愿意接受激素治疗,很多人说,你看她为了美,命都不要了。生命在绝大部分人眼里很重要,但是总有人在乎生命的质量。不论是罗密欧朱丽叶,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,有很多故事,在讲超越生命的故事。有质量的活着,可能在沙白这种去过40多个国家,家里在上海有多套房的人士来说,可能更重要。我们应该尊重这个选择,某种程度上,我们也应该能理解一位女性失去自己最在乎的健康后,选择从容赴死。当然不同意这个选择是我们的权利,但是我们不应该去批评这位女性。很多人说,这女士就这么走了,还在视频中责备母亲,让她父母怎么活,等等。属于沙白的问题,就让沙白自己抉择吧。她也做出了抉择。这件事情荒唐之处在于,绝大部分人没有能力去瑞士选择“安乐死”,甚至也没有孝顺父母,就在网上开始指责一个人,这就像站在山下的人,说在山顶的人下山姿势不对一样,荒诞而又可笑。如果真的身患重疾,我们能够决定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,未尝不是一个选择。可悲的是,每年我们有20万人做出类似的选择,基本都可以用惨烈决绝来形容。是的,沙白如果接受治疗,她还可以活一段时间,但是那也是她的事情,选择活着需要勇敢,选择离开,恐怕也需要勇气。置身事外,尊重当事人的选择,是一个正常人应该做的事情。没有这个能力,即便得了绝症,恐怕也没有能力去瑞士选择“安乐死”,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处境。镜头之所以关注在沙白身上,是因为沙白家里,有能力做出这样的选择。上一个自我了结被关注的,还是为了爱情自主坠河的的胖猫。作为我个人来说,尊重沙白的选择,但我会呼唤更勇敢的做法。这个世界最稀缺的品质,就是勇敢。勇敢就意味着,面对绝境不抛弃,不放弃,虽千万人,吾往矣。世界上绝大部分病的治愈,都需要时间,在没有青霉素之前,一场感冒可能就要了人的命,各种各样的药物,需要的是最勇敢的病人,和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的医生。我们为什么会崇拜英雄,就是因为在绝大部分人退缩的时候,英雄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。所以沙白的选择不应被批评,应该被尊重,沙白的经历大部分人做不到,没这份财富。我们作为个人,应该问问自己,如果自己面临绝境,面临生命质量的考验,自己会如何做,大概这才是沙白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作者:风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